校园门户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部动态 -> 正文

【航运学院】经典诵读承古韵,普通话推广启新程: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

    日期:2025-07-18    作者:    编辑:xcb    编号:  审核:      来源:     点击:

新闻网讯(记者 王同祥)以普通话正音,以经典诵读润心,文化自信的种子正悄然在乡村孩子心中扎根。7月8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航运学院“水韵声动”实践队来到荆州市江凌县资市镇初级中学,开展普通话推广和经典诵读活动。将学习普通话与提升青少年语言文化素养结合,为当地的孩子们搭建起一个自信表达的舞台。

晨曦漫过窗台,将教室染成一片暖金。“八百标兵奔北坡”的绕口令声脆生生响起,实践队员黄家豪以挑战绕口令开场,为同学们轻轻叩开了语言世界的大门。

紧接着,黄家豪将普通话的发音规律与语法逻辑娓娓道来,他带领同学们吟诵那些含纳“阴阳上去”的四字词语,声调起伏间仿佛能听见千年汉语的平仄韵律,又示范同一句话在不同语气中的微妙变奏——或坚定如磐石,或温柔似春风,让同学们真切体悟到普通话不只是人际沟通的实用工具,也是调配喜怒哀乐的情感调色盘,更是文化血脉的传承。每一个标准的音节,既传递着当下的真情实感,更串联起五千年文明的根与魂,承载着共同的文化记忆与精神共鸣,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鲜活载体。

课堂上,同学们挺直腰杆,目光专注,笔尖在笔记本上沙沙游走,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更像是在纸面镌刻文化的密码。那些被反复标注的发音要领、被圈点的语气转折,终将沉淀为他们讲好普通话的底气,成为中华民族对自身语言文化的深情守望。

“有一首诗,与咱们江陵的文脉深深相连,谁知道是哪首诗呢?”实践队员程好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先恐后地回答,“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程好微笑着追问:“那这首诗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大家知道吗?”教室里瞬间静了下来,小脸上写满了思索。程好温柔的讲述随即展开,声情并茂间,仿佛带着同学们穿越千年的时光——他们眼前仿佛铺展开一幅灵动的画卷,看见李白乘舟顺流而下的畅快身影。当悠扬的朗诵声响起,古韵悠悠,浸润着每一个孩子的心田,也悄然在他们心中播下了一颗亲近文化的种子。

为了让语言的韵律穿透乡土,让文化的基因融入内心。实践团队特意开展了“经典诵读”环节。程好与黄家豪示范朗诵《我爱你中国话》,率先展开声情并茂的演绎。他们的语调里充满对普通话的热爱与自信,激昂处如黄河奔涌,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磅礴气势;温柔处似江南晨雾,漫过每一寸方块字的细腻肌理。当最后一个音节落下,教室里掌声雷动,那是孩子们在用最质朴的方式,触碰着语言深处奔涌的文化血脉,让这份文化传承有了最鲜活的模样。

随后,同学们在实践队员的指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认真练习,更像是一场知识与热忱的接力。有的小组在低声交流中逐字校准发音,于细微处打磨语言的表达;有的小组则高声朗读,用饱满的语调诠释着对语言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这不仅是朗诵技能的练习,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在集体中流动、汇聚,能看到一颗颗求知的心在协作中愈发坚定,在实践的土壤里孕育着未来绽放的可能。

资市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团委书记李家港表示:“‘水韵声动’实践队通过开展学习普通话知识和经典诵读等方式,为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提升着乡村的文化氛围,让语言赋能与文化自信相互促进,为助力乡村振兴积蓄持久的能量。”

“水韵声动”实践队将步履不停、探索不止,在推广普通话的过程中,既要深耕当下,在实践中淬炼真知,总结方法;又要锚定远方,紧扣时代脉搏,以更富时代感、更具穿透力的创新实践,在乡村孩子心中播撒文化自信的种子,让青春的磅礴之力,汇入传承中华文脉、凝聚民族精神的壮阔洪流,在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中贡献青春力量。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黄家湖西路6号     邮编:430065      Email:whjzy@whtcc.edu.cn

招生办公室电话:027-88756299

Copyright ©2004-2025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   鄂ICP备06007470号   鄂公网安备 42011102000315号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官方抖音

  • 数字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