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邓皓)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进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0月17日下午,我校马列学会师生前往华中师范大学,参观“信仰之光——马克思主义文献典藏展”湖北巡展。通过近距离接触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手稿,师生们在泛黄的书页中感悟马克思主义跨越时空的思想伟力,在历史回响与时代召唤中进一步坚定“强国有我”的青春信念。

本次展览设在华中师范大学文科科研楼北楼马克思主义学院二楼展厅,以“两个结合”为主题,分“真理力量 薪火相传”“手稿藏书 经久弥珍”“经典巨著 思想丰碑”“两个结合 最大法宝”四个部分,共展出400余件珍贵展品,其中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原始手稿等珍贵文献。
展览特别设置了“专家导学”环节。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人员以“从典藏看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为题,结合展品为师生现场授课。“大家请看这份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德文初版,发行量仅几百册,但如今已被翻译成55种语言、306种版本,累计发行数亿册——这就是真理的力量。”工作人员指着展柜中的孤本介绍说道,“更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始终与中国实践同频共振:从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的理论创新,到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改革智慧,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在互动交流环节,师生围绕“经典文献的当代价值”“青年如何传承马克思主义”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2025级学生李清一提问:“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为何还要读这些‘老书’?”老师回应到:“因为这些‘老书’中蕴藏着解决‘新问题’的钥匙。无论是在乡村振兴一线遇到困难,还是在科技攻关中面临选择,或是在国际竞争中思考立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是最根本的指引。”
赓续信仰之脉,用行动书写青春答卷。参观尾声,全体师生在展厅中央《共产党宣言》刻画的马克思、恩格斯肖像前驻足。2024级学生向家琪感慨道:“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理论学习,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既要深入经典‘悟原理’,也要走出书斋‘接地气’,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让青春在服务国家战略、回应人民需求中绽放光芒。”